
长虹格润用“新”回收 创“高”价值
- 分类:公司动态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2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长虹格润用“新”回收 创“高”价值
【概要描述】
- 分类:公司动态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20
- 访问量:
7月14日下午,在上海有色网(SMM)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共同举办的2022第七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中国国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高峰论坛上,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吴章杰围绕用“新”回收,创“高”价值的主题做出分享。他分别从行业的形势、面临的挑战、应对挑战的方式和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展开论述。
一、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形势
1、新能源锂电行业蓬勃发展
2021-2025 年锂电池装机仍将维持快速增长,2025 年锂电池装机量有望达到739GWh,其中消费电池100GWh,动力电池 524GWh,储能电池115GWh,动力电池装机将成为主力。我们预计 2020-2025年消费电池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10.4%,动力电池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51.9%,储能电池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54.6%。
2、回收行业增长迅猛
预计2022年电池回收利用量可达83GWh,2025年达到195GWh,2020至2025年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3.3%,2030年为522GWh,2025-2030年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1.8%,2035年为1318GWh,2030至2035年五年复合增长率20.4%。十五年景气周期,2020-2035年行业复合增长率25.0%。
3、国家高度重视
面对庞大的动力电池退役,我国多次出台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相关政策,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4、相关国家政策
自2016年以来,国家便屡次提及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相关政策。政策力度加强,出台节奏加快,预示行业即将迎来退役高峰。发展初期政策积极规范,护航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5、再生资源利用
双碳关注再生资源电池再生,退役高峰前夜政策加码护航。再生资源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关注电池再生利用。双碳实现配套政策在2021年逐步落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顶层设计十大重点任务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被重点提及,再生资源减碳效果明显、价值体现。电池回收再生作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被重点提及。
二、退役电池面临的挑战
1、竞争激烈,利润降低
退役电池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内卷“,退役电芯价格越来越高,而新电池成本越来越低,梯次利用后的电池和新电芯的价差越来越小。
梯次电池的价格是储能锂电池价格的65%-85%,单从利润的角度看,利益并不能完全覆盖企业在回收、运输、存储和材料分解工艺等方面的成本。
2、良品率低,安全隐患高
每个电池厂商电池品种、性能、规格、承阻方式完全不同,电池一致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分选成本高,拆解难度大,快速检测手段不完善,再次集成良品率低。且还会滋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3、市场规范不完善,不公平竞争
许多报废电池并未进入正规渠道,市场缺少规范,行业处在野蛮生长期,资源方待价而沽,价高者得,部分废旧锂电池未能流入合法处置渠道,滋生安全、环保隐患,实际处理方式令人堪忧。
正规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规范投入,环保投入占不少成本,而非规范企业,小作坊在这方面几乎零投入,可以更高价格买走电池造成行业的不公平竞争。
4、回收不明朗,技术待提高
尚未攻克的技术和环保问题,不明确的回收模式和赢利模式,回收渠道过窄。
动力电池生态设计梯次利用,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有待突破。
三、应对挑战
作为回收企业,在积极配合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模式,在努力发展好自身的同时,积极为国家新能源的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在技术,渠道,模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
01新技术-提高回收价值 02新渠道-合规回收资源,拓宽渠道 03新模式-高盈利水平
四、应对挑战方案
01提高产品转化率 借助长虹多年从事产品生产的管理体系及经验、售后服务体系及经验以及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及经验,提高产品转化率。 02完善产业链布局 长虹格润以废旧家电拆解为基础产业,废旧锂电池处理、危废处置为新兴业务的产业基础。布局新能源锂电池回收产业链。 03格润的战略设想 成为中国一流的再生材料环保企业。 04格润的战略方向 “一体两翼”,以锂电池循环再生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品处理和环境治理业务为两翼。 05拓宽渠道 公司也在不断拓宽渠道,建立全国连锁形象店,加强客户对产品的视觉体验,提升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 通过分公司(直营店)-加盟店-经销店分级管理,对加盟店、经销店输入产品、人才、资质、技术、管理等资源,建设一个覆盖广泛、服务规范、反应迅速、保障有力和具有盈利能力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四、发展探索 1、新技术“梯次利用” 2、新技术“物理法设备技术” 公司保持开放合作的心态,与锂电头部企业、技术团队进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有效解决资源、技术问题,快速实现量产,抢占市场先机。 招待晚宴 7月14日晚间,长虹格润与SMM特意为到场嘉宾准备了招待晚宴,在一片激昂鼓声中拉开帷幕 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上台作晚宴致辞 2022年中国锂电产业“思锂奖” 为更好的顺应锂电产业发展并建立长效机制,上海有色网联合锂电产业内多家企业,组建中国锂电产业思锂奖评审委员会举办中国锂电产业思锂奖评审活动。活动旨在促进锂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弘扬行业标杆性企业优良作风,增强行业凝聚力,提升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过专家评委层层筛选和多轮评审之后,本次活动评选出全国范围内的锂电产业链领域优质企业,并在2022年第七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现场举办了中国锂电产业“思锂奖”颁奖典礼,为获奖企业颁发奖牌及荣誉证书! 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四川长虹润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荣获“运筹帷幄奖”、贵州长虹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江西格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荣获“旭日东升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欢迎各位朋友们一起加入到这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事业中来,为建立安全规范的行业秩序努力,为国家新能源发展的战略贡献力量!将一如即往的秉承“资源再生,生生不息”的价值理念,打造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和谐,致力于成为全国一流的锂电再生材料环保企业!
未来公司目标是全面掌握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规模化工程应用关键核心技术:健康状态评估和残值评估技术、动力电池快速分选和重组技术、动力电池电、热和安全管理技术、电池应用场景分析、再利用寿命评估和经济性评估、示范应用及电池再退役标准。
实现电池拆解过程自动破碎与放电以及有价物资的分选和回收利用。
3、新技术“湿法再生项目”
长虹(贵州)锂电循环及材料产业化基地,以废旧动力电池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法、湿法等工艺生产高品质电池级产品,目前已经拥有先提锂锰等湿法核心技术,部分有价金属回收率高于行业水平,同时拟建设国家级废旧锂电池工程技术中心,实现研发、技术、生产链条闭环。
4、新技术“磷酸铁锂湿法项目”
TOP